广东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以4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以独木古榕为核心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成千上万的鸟类栖息繁衍,是巴金先生笔下《鸟的天堂》的原型,是新会生态资源的一张宝贵的“名片”,也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
随着新会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鸟天堂及周边区域的生产生活等人为活动也不断增加,对小鸟天堂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以来,新会区检察院在履职走访过程中发现,小鸟天堂保护工作涉及多个行政机关,目前尚未建立系统性的保护工作协作机制,小鸟天堂及周边的工程建设、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等信息数据未实现共享,不利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该院于8月18日在小鸟天堂园区内召开了一场榕树下的公开听证会。
听证会由新会区检察院熊艳华副检察长主持,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新会区自然资源局、新会区生态环境局、新会区水利局、新会区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新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会区交通运输局、新会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新会区三江镇人民政府、新会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等11个行政机关单位代表到场。该院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作为听证员参加会议。
行政机关单位代表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基本案情,小鸟天堂湿地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小鸟天堂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各机关单位代表、与会的听证员针对小鸟天堂保护协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并进行充分的探讨。
来自广东动物学会的专家听证员胡慧建教授在发表听证意见时,结合小鸟天堂保护工作面临的管理难点,阐述了加强部门协作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和明确信息数据共享边界等问题提出了专业意见。
他提出可以结合鸟类生活习惯和飞行路线,在小鸟天堂湿地保护范围红线外拓展500米-1000米划定保护“绿线”,绿线范围内的审批、规划、执法信息等实现各行政部门之间共享,以便小鸟天堂管理机构及时掌握周边区域的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等生产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活动对小鸟天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最终,五名听证员经充分评议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小鸟天堂湿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协同配合,尽快推进小鸟天堂湿地保护协作机制建立。
下一步,新会区检察院将继续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作用,以“我管”促“都管”,与行政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共同织密辖区湿地保护网,以专业化法律监督为“地球之肾”筑牢司法保护屏障,以高质量能动履职服务绿美新会生态建设。
守护鸟的天堂
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