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1年消费维权主题为“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该主题具有三个方面涵义:一是依法履职,筑牢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基础。二是找准痛点,满足消费升级安全新需求。三是打通堵点,畅通消费助力经济循环。
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知释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人身财产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受尊重权。
公益诉讼如何维护消费者众多权利?
一、打响防疫保卫战
容某影于2020年2月向他人购买一批口罩,通过微信以“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名义进行销售,销售范围遍及广东、广西、江苏、贵州、黑龙江、河南、重庆、江西、云南、湖南等地,销售口罩数量近5万个,金额合计114080元。经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鉴定,容某影销售的口罩为不合格产品。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新会区检察院于2020年5月以容某影的行为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向新会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人容某影支付销售口罩价款三倍的赔偿金342240元,并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发布警示公告召回所销售的口罩及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经公开开庭审理,新会区法院于2020年6月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二、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服装店里卖牛奶
新会区会城某服装店从2020年7月和8月,每周五在其服装店的微信号朋友圈上发布预定新鲜现榨纯牛奶的信息。纯牛奶使用透明塑料瓶包装,每瓶1.5升,约3斤重,以每瓶21元或者25元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并在周六发布纯牛奶到货的信息,由订购的消费者到该店提取。该服装店在发布广告时宣称该牛奶已经过国际级巴士杀菌。
经调查得知,上述牛奶为生乳,只将生鲜乳采用非密封性的透明塑料瓶散装灌装,浸泡在装满冰块或冰水的泡沫箱中来降低温度,并由普通小轿车从牛奶场运到某服装店。上述牛奶没有经过有效杀菌,运输、储存均不符合相关要求,极容易导致牛奶中的细菌超标。
为保护食品安全,我院分别向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某服装店发布虚假广告和超范围经营的行为进行处理。上述两部门已根据检察建议内容整改完毕。
(二)细菌超标的坚果
某土产加工厂向境外公司联系购买开心果、壳杏、碧根果等货物后委托他人走私进境并负责安排运送至某土产加工厂,该厂进行加工后销售。同时,该厂还接收国内其他客户的订购一并委托他人代为通关走私进口。经统计,自2014年至2018年8月,某土产加工厂共涉嫌走私进口坚果880余万千克。
江门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被扣押的某土产加工厂的涉案坚果(巴旦木)进行检验,巴旦木霉菌检验结果均超出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15-2016)≤25的限量指标,共18190千克巴旦木鉴定结果不合格。某土产加工厂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坚果的行为有损害公共利益的风险,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
我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调查某土产加工厂向境外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坚果的行为,并依法作出处理。该部门已根据检察建议的内容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并作出处理。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公益诉讼应有之意,通过打击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从而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消费环境。在即将到来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公益诉讼将继续与你一起“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